古邑千载,匠才辈出。在瓷都大地上,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古以何朝宗、林朝景、陈伟、林希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陶瓷雕塑大师,把德化窑瓷雕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而新锐陶瓷师们秉持着传承精神,打破传统观念,不断创新陶瓷新工艺与新技术,让古老的陶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瓷圣”何朝宗是德化陶瓷最著名的大师,形成了何氏流派,影响深远。在仿何的大潮中,郑建冰大胆创新,成功脱颖而出。他学习何朝宗,遵循传统,更重要的是将其广泛运用到其他题材的创作中。
瓷艺渊源
郑建冰从小就与雕艺结下缘分,他的父亲,是木雕和石雕的从艺者,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雕塑技艺耳濡目染的熏陶下,雕艺不断的吸引他。在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与王冬燕双双进入当代著名雕塑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王则坚老师的工作室学习、工作。
王则坚是业界公认的何朝宗瓷塑艺术优秀传统忠实的研究者与传人,对德化陶瓷的研究和创作有很深的造诣。“在那里,我除了参与雕塑创作外,还接受了陶瓷艺术的滋养,学习了传统陶瓷雕塑的创作技法。”在老师的引导下,怀着对德化陶瓷艺术的追求和梦想,郑建冰来到德化,开始了瓷雕创作之路。
孤独创艺路,幸识相伴
郑建冰在从艺之路上很有天赋,但依旧比常人努力。
他认为:“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不是一时一刻,不是偶然的。成功必然是一步一个脚印,我们要相信水到渠成,需要时间的沉淀,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很长的过程,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在艺术的道路上,是孤独的。起初在王则坚老师工作室学习的时候,共有九位同学,后来大家因为不同原因选择离开,最终只剩他和王冬燕两人仍在坚持。或许是因为共同的兴趣追求,两人越走越近,终成眷属。但即使是旁人艳羡的神仙眷侣,也难免会有冲突。但是,郑建冰认为这样很好,“创作是不会十全十美的,好的作品需要反复推敲,不断讨论碰撞,不同声音,才会有不一样的惊喜,才能进行更好的创作”。
以纯粹之心,守住传统,创新艺术
有人认为,年轻人不喜欢传统,郑建冰以为不然,他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日益现代化的中国的绚烂,了解到中国年轻人文化自信的高度崛起,感受到传统文化对于身边很多年轻人的影响。年轻化的教育与审美,跟从前是不一样的,但是题材不怕旧,形式怕旧,形式怕旧就是手法一定要创新。我们的创作启发,需要多吸收不一样的知识,你才能有自己的灵感,凭空白来想一个灵感,不切实际。
关公作为郑建冰最喜欢的创作题材,更是在此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有自己的“关公情 海丝梦”,把义薄云天的关公,用陶瓷的方式,向全世界传播推广,这也是他努力去钻研武关公的原因。
以白见长到唐彩的运用
德化陶瓷以如脂似玉的白瓷享誉世界,在创作关公白瓷像的同时,在德化优质瓷土的基础上,结合了天然矿物颜料,进行了一个手绘的创作,颜色的运用让德化瓷塑关公像等多了一份气势与震撼。
现代雕塑创作手法的融入
在创作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在传统关公像的基础上,进行一个融合创新。此件《忠义传千秋》整体简洁大方,省去了刻画精细的盔甲等部分,通过简洁的线条与块面,同时保留了关公的经典元素,整件作品从传统中来,但又不失现代审美意味。
如今,郑建冰大师在艺术这条路上走了很远,但他仍不忘初心,坚持创作,他认为目前自己作品的ip还不够明显,需要不断的再去磨练自己的技艺,不断的去钻研,他始终坚信好作品自己会说话,只有把作品做好了,才有更多的机会。这需要很长的过程,他也一直在努力,稳扎稳打,做到真正的成功。
郑建冰
福建省德化县凌越艺瓷艺术总监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
国家一级/高级技师
福建省轻工八闽工匠
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福建省陶瓷艺术名人
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
泉州市技术能手、
泉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泉州金牌工人
德化县技能大师
他创作的瓷塑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展赛金奖,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省美术馆等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