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瓷头条|匠心之意 艺匠之手:戴雨享的陶瓷艺术

2021-03-03 15:12:34 来源:国家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

617


智者创物,埏土为器,古代社会人们不仅传承手工艺之设计创新,而且自觉于手工艺传统的继承和延展,注重实用的器物观念,并努力使器皿达到物质与精神之美的完美呈现。古代造物思想尊崇自然,注重材质,物我和谐等对人性的尊重,对物品文化内涵的追求等,传统造物精神影响着今天人们的精神世界。


1618888668923428.jpg


戴雨享,出生于瓷都景德镇,生活工作于杭州,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一位,一直恪守陶瓷本体的材料语言样态,却会时常去打破既定的工艺语言范式,并主动摒弃传统陶瓷艺术创作的理念与方法,时刻关注当代陶艺审美价值重建的艺术家。


微信图片_20210420111312.jpg

思辨与诗性、传统与创新,同时在戴雨享身上出现,其实并不奇怪。戴雨享的父亲是著名陶艺家戴荣华,戴雨享记忆里的儿时,很多画面都是父亲手拿料笔伏案画瓷,父亲这种对专业的衷爱和全身心地诚敬投入,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父辈们贡献出的聪明才智,为景德镇陶瓷彩绘的弘扬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也至今仍然影响着戴雨享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尊重和初心。


微信图片_20210420111314.jpg


微信图片_20210420111316.jpg


1985年,戴雨享如愿考入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系陶瓷专业,开始四年的本科学习。当时正值改革开放,西方艺术思潮涌入,西方现代陶艺作品中的那种突破传统、大胆创新和注重陶瓷材料泥性、率真、洒脱、充满张力的表现语言,以及全新的创作手法与理念,一下就打动了戴雨享,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时这位年轻的美院学子,也为他之后走出一条与父辈完全不同的现代陶艺创作之路奠定了基础。


微信图片_20210420111318.jpg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戴雨享的作品保留了传统器皿的外形,但过滤掉了其中的实用性功能,将其主要的功用转化为人对自然物质与艺术造型的静观。形式上由洞穴开始,到后来的陨石坑,有一种被冲击过的感觉。而他作品的含义,除了洞穴的概念外,还有中华民族哲学观—宇宙观和天地观,并从一定的形式语言,及色彩的视觉审美等角度,通过陶瓷特有的火的魅力加以呈现。


微信图片_20210420111321.jpg


之后的十余年间,戴雨享一直试图借助泥土来寻求语言的自然表现。2001年以来的作品中,他开始了对传统陶瓷的解构性重组,他的《有字天书》、《时间简史》、《科举题文》等作品,已经进入了观念陶艺的领域,在形体更简化,与材质更朴素的同时,却加大了对历史与人文的感受与复杂性。有些作品更是直接以陶泥造型,如作品《泥释》,挣脱了器皿的外壳,直接用陶土呈现山水造型,并与手绘的传统山水画面并置,显示了艺术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理想的重新阐释。



艺术作品的“美”是简单的,简单到一眼看上去,就会喜欢到爱不释手,这是人类审美的共同感受,但就是这个“美”也是无比难的,难到为了达到效果,艺术家要不停提高技艺及情操修养,真正好的东西,可以经历时间的淘洗越来越耐看,历史筛掉多余而留下的是艺术作品纯粹的精神与气质。


微信图片_20210420111344.jpg


从中国美院毕业后,戴雨享一直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多次赴日本、美国、韩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陶艺交流,积极筹办杭州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对于他来说,除去艺术家,另一个重要身份是一名大学老师。随着中国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的不断深入,陶艺这一充满魅力的材质,与多种艺术成分、艺术思想、艺术形式的审美意识融合并拓展,因此在戴雨享看来,以开放的胸襟和国际的视野,来传承、发展中国陶瓷艺术,是他们这代陶艺人的责任和担当。


微信图片_20210420111346.jpg


当古圣先哲的志高境界变成一种追慕和精神,最终造就我们今天不朽的文化伟绩,流淌在血脉里的陶瓷情结,以传承、述怀、创新为己任,传承与拓展,自然的延续,在时代的文化发展与当代的陶瓷艺术审美之间,寻找新的方向和新的担当,使作品散发出触动人内心的对文化的崇敬和再认识,构筑宽广而豁达的当代陶瓷艺术,将是戴雨享一直努力的方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