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在德化这片瓷香飘逸的土地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陶瓷雕塑大师。正是他们的孜孜不倦、潜心创作,无私授业、传承技艺,才让德化千年陶瓷技艺、千年文化精髓、千年窑火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明代以来,以何朝宗、林朝景、陈伟、林希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陶瓷雕塑大师,制作出独树一帜的德化瓷雕作品,把德化窑瓷雕艺术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近现代以来及至当代,德化陶瓷大师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瓷坛的各种评比中摘金夺银,反响巨大,成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礼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乃至国外众多知名博物馆等永久收藏。
而新锐陶瓷师们秉持着传承精神,探索着泥与土、水与火的秘密,不断创新陶瓷新工艺与新技术,让古老的陶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1986年出生的郑建忠就是新生代中的代表,他打破传统观念,巧用时下简约的表现手法与柔美的线条设计,让传统、庄严、神圣不可侵犯的佛像摇身一变,以一副随和亲切、放松的姿态展示在众人面前,让大家看到了德化崇佛礼佛的大背景下陶瓷创作的更多可能性。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创作中的郑建忠
传承精华 追求极致
在德化,说起陶瓷雕塑,没有人不知道明代著名的瓷雕艺术家何朝宗。几百年来,人们对何朝宗始终膜拜不已。何朝宗精湛的瓷雕艺术达到世界瓷坛的艺术高峰,被誉为“瓷圣”。他的陶瓷雕塑作品,吸收了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福建通志》《泉州府志》称其“善陶瓷像,有僧伽大士,天下传宝之”。
何朝宗对瓷塑艺术的追求达到痴迷的程度,对作品的要求极其严格,不是成熟的得意之作,绝不轻易烧制。据说他常常将烧出来的作品放在门前,让过路人品评鉴赏,一旦有人批评做得不好,就砸掉重新做。 《静》 热爱学习和研究的郑建忠很清楚,一代大师的高超技艺,后辈们望尘莫及,但是可以学习何朝宗许多优秀理念,如他对精品“苛刻”的追求。所以,郑建忠始终怀揣一颗匠心,追求作品的完美。遇到不满意的作品,也会立马打碎,重新再来。在他的工作室,经常可以看到一堆堆碎瓷片。 2019年7月1日晚,郑建忠登上中央电视台《一槌定音》栏目。他是德化陶瓷界登上央视舞台“80后”中最年轻的一位。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偶然。这是要历经无数修行才成的正果,其中的“劫数”只有做瓷人心中知道。 精品是怎样炼成的?郑建忠表示,一是瓷土调配之难。瓷土配制是陶瓷科研当中一个非常大的工程,矿物质含量的占比最关键,最合适的配比才能达到“透、白、润”的效果要求,每一块泥土都要历经无数次的烧制试验,调整配比,并不是原矿开采出来就可以做到的。二是雕塑烧成之难,作品要经历创作烧成阶段,创作时反复推敲,手工捏塑,晾干,试烧,根据试烧效果要再调整、修改、试烧,时间精力的耗费不算,有时候还要接受烧坏的结果,因为一旦烧坏便前功尽弃。 他认定,做人德为贵,手工艺者须为自己的作品负责。他曾开玩笑说,大师的印章不是“地瓜印”,更不是拿一段萝卜戳出来的。每一件作品不管是亲手签名还是盖上印章,都是一件庄严而神圣的事情。 “我的名字,我的造像,我的雕工!”这是郑建忠一贯的态度。 守正创新 突破传统 陶瓷纯净温润、素净高雅,而郑建忠经常穿一袭白衬衫,静静地在瓷海里,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雕刻手法,表达着自己对瓷土的理解,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交替转换,融合创新。 “就是喜欢陶瓷,它不施彩料,却栩栩如生,仙气十足。”郑建忠是善于思考的。受瓷都千年文化浸染,他对德化瓷雕艺术的发展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与见解。他说:“祖祖辈辈给我们留下来那么多经典东西,要继承。但在继承中,我们还要善于结合现代审美,去创造,去赢得华丽转身。”于是,从专业院校毕业后继续民间拜师学艺的郑建忠,在传承与创新中作出了更多的大胆探索与实践,在白瓷与禅意表达之间找到了诸多的平衡媒介。他以新的艺术思维方式、新的艺术创意,去突破传统的雕塑手法,采用线条美的现代艺术风格,使作品获得时代的审美特性,并逐步形成新风格。 首先是造型的象形化处理。作品《甘露》就是这样的创新性成功尝试。通过象形手法将作品造型大胆变形,摆脱了传统的影子,把佛像的身体设计得像流水般顺畅自然、包容温润,借以表达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作品底部环绕着涓涓流水,朵朵浪花翻涌而起,佛静静伫立于流水之上,宁静悠远;佛头似一滴水,双目紧闭,或立或坐,神圣典雅,赋予禅意无边。 《甘露》 郑建忠喜欢多向思维思考,去发现不同材料迁移、结合的可能,多元整合营造禅意。作品《瑜伽》融入香道理念,动静结合,使得作品更有生命力,呈现禅思的轻逸灵动,令浮躁的心渐渐归于平静。 不仅如此,郑建忠还善于营造禅意里的人间味。代表作品《佛悦》,那与人平起平坐的佛,姿态温和轻松,是人间的佛,是真正自在喜悦的佛。据他介绍,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得道高僧,夜深人静时,郑建忠注视着高僧像,发觉高僧的姿态常常比人还低,一路持钵一路化缘一路感化人,最终得到人间至真真理。 《佛悦》 专注于陶瓷雕塑艺术是一场追求完美的修行,也正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当中,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包容生活,包容他人乃至包容自己。郑建忠的禅意造像可以说是一种“自渡”“渡人”的修行。正如其《自渡》系列作品,一滴水化成大浪凌空而立,象征着人之大爱,如果人人都能去传播这种爱,汇聚起来就是大海;大浪回旋的顶端有佛在静坐,竖起右手掌凝神静思。作品选用象牙白的瓷质,昂扬超脱的姿态,大胆空灵的造型,人物体态正与海浪的摆动相呼应,显得安静而灵动。 多维思维 多元创作 2004年,郑建忠毕业于泉州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专业,后来,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明良为师。2010年,创办了至鼎陶瓷研究所。一路走来,他极其努力,现在已经是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陶瓷行业十大新锐人物、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泉州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年轻人总是有更多活跃的想法,郑建忠也不例外。他说,“要在商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不断研发,要具有不断向前的科研勇气与科研能力”。 《佛愿》 德化与永春两县毗邻,他很快就注意到德化的瓷与永春的香完全可以融合,开发了“倒流香”,让“烟雾”置于“岩”上如瀑布垂挂,流水淙淙;置于“山顶”如行云流水,云山雾罩;置于“石磨”,瞬间奶白色的豆浆四溢,流入童子手捧着的木桶中,满之又溢出,四处飘散……缭绕出一个梦幻的香境。 德化传统人物雕塑对面相的要求很高,眉眼等五官均注重神韵,追求精细刻画。郑建忠一反常态,来了个“无相之相,相在心中”“无相为大相,无相即万相”,让瓷之“白”与佛之“相”形成一种禅趣,高深幽远,在有限的空间寻求无限的意味。 紧接着,他又开始尝试各式各样的“禅意空间”营造,“瓷艺+根艺”“瓷艺+茶道”等等。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他的禅意空间给人们心灵安放之处。 无论是推出什么样的作品,郑建忠都一路向着瓷走,在不断探索中,思想逐渐开阔成熟,方向逐渐清晰明确。他认为,陶瓷艺术表现美的过程中必然会显示创作者的学识和思想境界。这里所说的学识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杂取博收,以便开阔眼界,这是审美观念转变和水平提升的途径。因为艺术必须走向文化,才会宽宏,才会有内涵,才会走得更远。真正的大师不仅仅要有工匠精神,还要有为人处事的能力,这些精神和能力也必然作为自身的素养在作品上得到体现。人们常说的“游刃有余”,往往是在生活中磨炼出来的。 (来源:泉州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