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ina计划|“i-china”计划30强访谈|香港新锐设计师,让古典文化“活”起来

2020-10-12 18:07:05 来源:国家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

517
分享文章:


 “i- china”计划30强系列访谈      vol.7


第七期“i-china”Talk,我们一起走进来自香港的李熹俊的“古典与现代结合,传统与时尚并存”的新生代设计。


微信图片_20201020180752.jpg



“i-china”入围选手:李熹俊

英国伯明翰设计学院设计管理学(一级荣誉)硕士

扭蛋玩具(猪宝包)系列原创设计师

香港杰出设计师奖2007(提名入围)



01

“我有一个梦想”


或许是因为留学在外(英国),李熹俊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求学期间他一直在探索东方文化内涵,为的是等到学成归国那时候,自己能将在英国所学到的知识与东方文化的内涵融会贯通,创造出既符合大众化口味又富有文化内涵的好设计。


微信图片_20201020180755.jpg


毕业之后,李熹俊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设计方向。先是回到香港成立了「A for Adrian」设计工作室,专注于平面设计及商标造型的校准服务,而后,又在台湾创办了「明上堂」,配合3D打印开发的塑胶模具,集中制作潮流玩具设计。


「明上堂」是李熹俊的“造梦场”。“明上”二字来自于《易经》第35卦-晋卦 (火地晋),寓意光明向上,李熹俊在这里经营着自己的设计梦想。




02

他的奇思妙想

从「明上堂」的设计,可以清楚看到东西方两种文化价值在作品中的融汇,李熹俊把广博的文化融进设计之中,并结合现代3D技术,衍生出一系列奇思妙想,将现代年轻人的轻松幽默表达得淋漓尽致。


【孔明的半胸像】李熹俊意外地开了“孔明先生”的玩笑,发光的双眼,炯炯有神,让严肃的古人有了诙谐的一面。


微信图片_20201020180801.jpg



 【草泥马B】将西方社会的幽默文化植入可爱的造型,虏获了一大批年轻受众。


微信图片_20201020180804.jpg


【雪夜访普】也是一个创作的例子,把古代文物的元素轻松融入日常。「雪夜访普图」立体的模型玩具,结合现代打工仔加班的社畜文化,表现出宋太祖一统天下结束乱世以后,夜里访问丞相问政的情况。在职场工作的年轻人,看到了会心微笑,原来古往今来打工仔都一样辛苦,老板都将皇帝一样,好像瞬间跟古人拉近了心灵上的距离。


微信图片_20201020180809.jpg


此次,加入“i-china”创业计划是李熹俊新的尝试。第一次接触陶瓷,对于李熹俊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但并不是难事。李熹俊对产品设计是十分有信心的,目前,难点主要在于他对陶瓷制作工艺认识不全面,可能会导致多走一些弯路。但是他相信如果来到德化,真正融入产业,那类似的困境会得到大大改善。而且他相信两种不同技法必然有互相借鉴的地方。例如陶瓷的翻模方法同样可以结合3D打印制作,用现代先进技术攻克技术上不足。



03

Q&A节选


Q

区别于其他设计工作室,您觉得自己有哪些优势/特点?

李熹俊:由于工作室成立之初就是做平面设计和商标校准服务,包装和DM的设计都比较得心应手。牵涉商标或符号的设计,也会使用参数化设计,利落、简约而严谨。也因为曾经作为大学讲师,曾经出版孙子兵法的图解互动APP,对于中国文化比较有深刻的认识,也知道如何配合STEAM去制作具教育用途的教材。


这里列举3个与中国文学有关的作品:【明月几时有】协助中小学生更生动地记住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白兔】演绎了李白的《月下独酌》……这种富有文化内涵和趣味的作品,算是自己创作的优势和特点。

微信图片_20201020180816.jpg


Q

在创作中,您最注重作品的哪些属性(如,文化、技巧等)?在与陶瓷的跨界融合中您会如何取舍?

李熹俊:我更重视的文化内涵,不过同时希望作品是有趣平易近人的,而不是光摆着冷艳的姿态拒人千里。小时候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就是刻版和苦闷的,看到古代文物上面那些花巧的装饰也感觉完全提不起兴趣。留学时期,我的毕业论文倡议以文化内涵作为手段推广商品外销,正是结合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  Jr.)的【软实力论】,与学者西门.安霍尔特(Simon  Anholt)的【国家品牌论】的结果。如此我认为陶瓷作为传统技术之一,只要有适当的创作主题,是如何配合的问题,不是如何取舍的问题。


Q

对未来的发展有哪些规划?还需提升的是什么?

李熹俊:暂时台湾工作室还在成立中,比较专注技术上的研发,将来会更加积极投入设计师玩具市场,希望将文化内容更好地透过玩具传承给下一代,让传统的东西变得有趣。目前,正在跟不同合作厂商研发3D打印树脂和翻模技巧的交互应用,探讨相关技术将如何颠覆生产模式。除了正在摸索中的技术,目前最头痛的是配合量产和找到对的销售渠道。


Q

为什么会参加海峡两岸青年陶瓷创客“i-china”计划?

李熹俊:因为工作室也是在初创阶段,想必可以透过计划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我也希望透过计划实践自己的所学,把传统工艺推销到世界舞台上,而且把这些富有历史价值的东西变得有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P·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曾经发表《文明冲突论》,提到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冲突也难以避免,但是文化差异带来的美好事物可以突破价值观的障碍。我相信作为产品或者艺术作品也好,陶瓷作为代表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工艺,有必要成为文化内涵的载体, 结合科技的进步重新唤起更多人的共鸣。





“i-china”Talk第七期访谈到此结束

感谢李熹俊的精彩分享


海峡两岸青年陶瓷创客“i-china”计划30强

Talk专访将持续推出

敬请关注





海峡两岸青年陶瓷创客“i-China”计划

海峡两岸青年陶瓷创客“i-China”计划依托德化完整的陶瓷产业链优势,旨在孵化一批新消费品牌、设计师品牌、定制化品牌等,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提升德化陶瓷品牌的影响力,助力德化陶瓷产业在国际上打出知名度。


如果你是设计师/青年创客

或者对陶瓷感兴趣

欢迎来后台留言互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