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化瓷谷仙境,有一位来自南安的陶瓷爱好者,自15年与德化青花结缘,便为中国白的细腻瓷质所深深吸引。他毅然离开大城市的喧嚣,进入竹林山居,创办了京津德化陶瓷艺术文化园,从此,潜心钻研适合德化陶瓷的青花釉料,在一片荒芜的原野中,开垦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青花艺术园地。
01
延续瓷都青花文脉 重塑明清德化青花辉煌
采访中,张移峰向我们娓娓道来德化青花的历史。
很多人只知德化有白瓷,却不知青花也曾在德化瓷史上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二十世纪末,南海中沙群岛打捞起一艘名为“泰兴号”的沉船,里面装有35万件清朝德化窑生产的青花瓷器,震惊世界陶瓷界,使得一度默默无闻的德化民窑青花成了世人瞩目的对象。
泰兴号德化瓷器
德化青花最早要追溯至明正德、嘉靖年间,那时候德化窑已经开始烧制青花瓷。到清初时,德化青花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德化窑开始从烧制白瓷为主转变为以烧制青花瓷为主。据悉,在乾隆年间烧制青花瓷的德化窑址已达277个之多,然而到了清末民初,由于战乱频发,德化青花民窑也随之没落,逐渐不为世人所知。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移峰在成都古玩市场上看到了一个德化窑的青花瓶,那一抹沉稳雅致的蓝深深吸引了他,让他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张移峰说,与景德镇青花相比,德化窑的瓷质更好,如同一张白色的宣纸。青花原料可以直接画于坯上,能很好地体现画工,因此得到很多艺术家的偏爱。但此前的德化青花颜料由于缺少一种适合本土瓷质的釉料,导致烧制出来的青花瓷很“飘”,“就像是贴在瓷面上一样”。也因此让很多来德化创作的艺术家望而却步。
此外,德化青花还有一个显著特点。过去,有人称德化青花的特征为“蚯蚓走泥痕”,但这其实是釉料原因导致的缺陷。是由于很多小作坊用不起进口的釉料(苏麻离青),而使用本地产的钴料而导致,出现了釉水往中间挤成堆、烧出来会裂开,伴有深色瘀斑的现象。
而景德镇瓷人在制作青花瓷时,先上一层底釉,然后釉上再画青花,由于这些釉带有小颗粒,所以画的时候能够渗透进去,这样一来层次感更强,即所谓“浓重青翠,色性安定”。
在这种情况下,张移峰就萌生了研制适合德化陶瓷瓷质的青花料的想法。
02
得贵人相助 青花研究有所突破
在当时,相当多的人并不看好德化青花的发展前景。尽管不少瓷塑大师非常喜爱德化的白瓷,但对于德化的青花色料不以为意。
机缘巧合之下,张移峰遇到了有“青花大王”之称的江苏籍艺术家陆履俊老师,在他的鼎力支持下,张移峰的青花研究终于步入正轨。
“陆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每次我会把德化花瓶、瓷板带到他的工作室,我们从画工、配色到烧制技术,每一环节都反反复复地进行尝试,终于让我们实验出了接近德化青花的釉色”。张移峰特意拿出了清代德化青花的陶瓷残片与他新近创造的青花瓷作比较,果然十分接近,几乎看不出差别。这是值得张移峰骄傲的,也是德化青花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突破。
在采访中,张移峰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他颇为满意的青花作品,从大红到苹果绿、还有浓淡相宜的淡橘黄色,琳蓝满目的色调,一幅幅意味悠长的传统国画跃然瓷上,围合成绚丽多彩的艺术天地。据张移峰介绍,当下对陶瓷色料较难烧制的是大红和苹果绿,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花红柳绿相应辉。
张移峰深知在推广德化青花的道路上,靠自己一人之力是不够的,所以他并不吝于分享。他会将研制出来的青花颜料共享给瓷都其他青花爱好者,互相切磋,精进技艺。同时,他欢迎八方来客,吸收一批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来到京津德化陶瓷艺术文化园交流创作,借大家智慧将德化青花传播到全国各地。
他说,“我并不是说在青花釉料上赚多少钱,我是希望有更多外来艺术家,来用德化白瓷带到更高的殿堂。”
03
Q&A
Q 青花制作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跳釉?
这属于正常现象,我的青花釉可以几种颜色一直堆加,但如果你弄了一大团,就会有针孔,这个和陶瓷上釉一个样,并不是说颜料的问题,而是正常烧制中产生的问题,在一个地方堆釉料,只要有气孔,就会有跳釉的现象。
Q 如何看待德化青花的前景?
国家博物馆陶瓷研究所所长耿东升曾经说过,德化青花题材更多丰富,画工更加明亮,更加适合中国人心态。因此,德化不单要继续坚守白瓷的传统阵地,同时也应该在青花上多加投入,青花白瓷两头并进。
04
部分作品展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