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瓷头条|郑清海:扎根德化,于传统瓷塑基础上创新

2021-01-22 17:59:21 来源:国家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

634


郑清海,1987年出生于安溪,从上大学起就扎根于德化,从此走上瓷塑创作之路,他在德化传统瓷塑基础上传承、创新,赋予作品现代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作品风格。


微信图片_20210309180001.jpg


2003年,郑清海考进当时的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陶瓷大师班”。在学院学习陶瓷雕塑的五年间,郑清海认识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从此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


2008年毕业后,郑清海继续投身到导师苏献忠门下,年轻好学的郑清海认真系统学习了德化传统瓷雕“何派”技艺,临摹创作观音、弥勒、文昌等传统瓷雕造像成为他的“必修课”。


2012年,在老师苏献忠的鼓励与支持下,郑清海组建了个人工作室,夫妻搭档开始创业,自此,郑清海在传统与现代观念中反复推敲、琢磨,想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微信图片_20210309180003.jpg


如今,郑清海的作品大部分是采用传统题材,但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表达。他认为不应该被“传统”两字所束缚,而应学古法、创新意,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创新的结合点。


郑清海表示,像我们平时都是以德化的传统为基础,然后会不断的去琢磨,然后在这个传统的基础上,我们会去想一些比较当代比较接近这个时代的一些作品,然后就有一些形式感比较夸张,还有一些跟现代语言比较吻合的一些作品出来。


郑清海希望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力求突破传统。因此,他的作品中就带有更多的现代元素,以意取胜。郑清海总能在简单的造型中,将所创之物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神韵尽显。他喜欢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场景式、系列式的创作。场景式创作比一般创作更具挑战,它不是单件的作品,往往是组合式的或者系列性的,必须有故事性和延续性,这就要求创作者的思考空间必须更加广阔。


在创作的过程中,郑清海也会有思绪混乱的时候,那时他便会重新去临摹创作观音、弥勒、文昌等传统瓷雕造像,以此来让自己静静心,也从中重新感悟体会,梳理创作的思绪。除此之外,郑清海在平时也很注重学习和积累,他认为,艺术来源于学习又提升思考,来源于生活又提升锤炼。


郑清海说:“平时工作室也会有一些各大院校的一些老师教授来交流,像清华的一些,还有那个广美的一些教授过来交流,然后这样子我们就能接触到一些更当代的一些信息,更现代语境的一些思路,一些信息冲撞一下,我们就会思考一下当下的一些话题,在(作品)里面可能就会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后重新再去创作一些新的陶瓷作品。”


得益于与各位教授、前辈的交流,郑清海从知识层面、创作理念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正因如此,郑清海的陶瓷艺术境界也更加开阔了起来,他努力摒弃浮华,潜心修艺,创作的作品广受好评。


来源:瓷都德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