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陶瓷行业发展的十大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0-08-28 11:42:26

中国陶瓷产业发展与趋势研究中心

5340

  建陶产区向着500公里的经济圈散发和布局;陶瓷生产的工业化和自动化已经到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日新月异;绿色建材产品成为今后陶瓷产品的发展主流;房地产和建材企业相互渗透与合作已成为必然;陶瓷工序分工细化与专业技术服务作用凸显;互联网+实体店已经成为陶瓷营销的重要手段;安全、环保及职业健康已经成为企业的三大生命线;依法治企与民主管理相结合老板省心又省事。


  这些已经成为2018陶瓷行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000000000000000000000.webp.jpg


     一、建陶产区向着500公里的经济圈散发和布局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促进了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的进步,更加剧了陶瓷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重新洗牌,陶瓷行业也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向工业智能化、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由此引来了行业的重新洗牌。


    当前,我国的建陶产区仍然集中在粤、鲁、闽、赣、川五大产区,但随着环保整治及区域经济振兴等,陕西、重庆、广西、贵州等地也在纷纷建厂,500公里的陶瓷经济圈将逐步覆盖有条件生产陶瓷的地区。


    二、陶瓷生产的工业化和自动化已经到来

 

    当前,国家环保整治不但加速了陶瓷产业布局,更加快了陶瓷生产线的新旧更替,陶瓷产业不但迎来了新时代,也掀起了陶瓷生产的新技术革命。当前的陶瓷生产线都是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产物,产量大、效率高、成本低。


    目前夹江产区规模以上陶瓷企业56家,生产线109条,年产各类建筑陶瓷5亿平方左右,其中日产3万平米以上的现代化生产线10条,在建2条。新的生产线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员工配置100人左右,相比过去减少一半以上,不但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而且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同时,也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规范化带来了技术上的进步。


    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日新月异


    科技不但是生产力,更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智能、仿生以及设备的更新换代,不断推动陶瓷产业的升级换代。各企业集团非常重视产品研发,相继成立研发中心,新产品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上市一代已成常态化。陶瓷产品开发已经全面向差异化、功能化、个性化、节能化和品牌化发展。


    当前的石墨烯瓷砖、地暖瓷砖、防静电瓷砖、城市透水地砖、净化大理石等已经异彩纷呈,未来的立体瓷砖、绿色瓷砖等也会相继上市,只要人们能想到的、需要的都会很快变成现实产品。


    四、绿色建材产品是今后陶瓷产品的发展主流

    

    绿色建材泛指在生产过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环保性以及贴近自然和健康的一种建材产品,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抗静电等性能。


    基于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趋势,绿色建材是今后建材发展的主流,各陶瓷企业正着力创建绿色工厂,申报绿色建材产品。而就在当前,政府工程项目及安居工程等首选的就是绿色入围企业及品牌,谁先掌握先机,谁先拿到入门许可证,谁就拿到了未来生存的饭碗。


    五、房地产和建材企业相互渗透与合作已成为必然


    国家的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了精装房以及政府“公益租房”的普及,“拧包入住”就是当前和未来房地产发展的必然。各陶瓷企业都在加强与房地产巨头的合作、渗透和结盟,谁先强强联合或跨界渗透,谁就赢得了市场。


   六、陶瓷工序分工细化与专业技术服务作用凸显。


    由于各工厂人才、资金有限,独立的新技术运用与产品开发比较滞后,各企业集团相继在成立研发中心,市场也丛生了专业的陶瓷研发中心及第三方服务,为不具备创新研发的工厂提供技术和新品开发服务。


    在西部产区中,盛世东方陶瓷成立了独立的陶瓷研发总部,七彩空间陶瓷图文设计公司为区域30多家企业提供着服务,四川精科陶瓷研发有限公司更致力于陶瓷生产工艺方面的研发,一些不具研发能力和条件的企业,就近就可以购买到所需要的专业服务。


   七、互联网+实体店已经成为陶瓷营销的重要手段


    互联网促进了全球经济、信息的一体化,更改变着传统的营销方式。各企业都在关注互联网经济给实体店带来的冲击,都在相继建设企业及品牌网站,优化整合区域大店,为网店提供仓储、售后等,以达成“互联网实体店”的经营模式,而且这种模式已经跨越国界,融入“一带一路”,进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八、人力资源不但是成本更是效益


    工业化解放了人类生产力,而人工智能化更能替代大量的劳动力。在目前陶瓷行业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性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本身就是生产成本,更可能成为效益的倍增剂。


    为此,各企业都在广泛引入现代企业管理与工业化、智能化相结合,不断压缩管理层次,压缩管理人员,培育产业工人,用高薪和企业文化来挽留员工,员工也向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发展。


    九、安全、环保及职业健康已经成为企业的三大生命线


    国家安全、环保的政策高压,已经成为企业的生命线,忽视安全和环保,就是自寻绝路。同时,随着区域陶瓷产业的十几、二十年乃至数十年的发展,更会不断积累职业病风险,忽视职业健康投入及职业健康保护,就是在积累破产倒闭的风险。


    现在做陶瓷行业,发展空间有限,而风险会更大,因此,职业健康工作及风险规避,已经摆在了各企业的重要议事日程。


    十、依法治企与民主管理相结合老板省心又省事

 

    法律在市场经济中一直发挥着引导、规范和安全保障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假如缺乏市场观念,缺乏市场的法律游戏规则,就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因此,依法治企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依法建立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依法维护企业及员工权益,老板省心又省事。


    当然,依法治企的主体仍然是企业主和全体员工,怎样依法协调好各方权利、责任和义务,这就需要普法教育和宣传,需要发扬民主管理,需要充分的沟通以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这样讲,依法治企与民主管理带来的是公平竞争,引入的是活力,规避的是风险和决策失误。


   新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成为了全中国、全民族的《中国梦》,但随着经济的强劲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只有加强经济结构转型和加大改革开放,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从低端的、廉价的”中国制造“向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国创造“发展来实现。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和“中国创造”成为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潮流。


    2014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新的《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建筑材料行业陶瓷安全标准化标准》等一系列法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职业健康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成为了所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下,“中国创造”、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引发了我国各行各业以及社会各阶层深层次的变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