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产业发展与趋势研究中心
608 丨 0
第二届“中国白”大奖赛获奖作品《淼》局部
艺术家:卞晓东
谁在击舷而歌:“中国白”的历史走向
一
中国古人“歌”的方式多种多样,以“击”伴之,是歌之王子。“击壤而歌”,“击舷而歌”便如斯。“击”这个字,用在这里,是指伴奏,我们知道,没有伴奏的歌,只能叫清唱。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击舷”,当事人或许不会注意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细小的,甚至有时可能是下意识的动作,会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击舷”,又称“扣舷”,就是人用手、足或手持之物扣击船的边缘部分,让其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关于“击舷”(扣舷)最有名的记载,出现在苏东坡的《赤壁赋》里——“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我看“中国白”,就是当代的“击舷而歌”。
二
何谓“中国白”?为什么叫“中国白”?“中国白”是一场赛事,一场有关艺术陶瓷的国际赛事。在气势恢弘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响乐中,“中国白”是慢板,是叙情,是其中柔软却明光照耀的一章。
“中国白“须从德化白瓷说起——德化白瓷遗世独立,身上仿佛有一种创世初定时的洁净与神秘。它不像景德镇白瓷白中泛青,也不像北方白瓷那样白中泛黄,其所制作碗、杯、盒、罐、炉皆明净温润,尤以佛像雕塑驰名中外,其僧伽大士,造型优美,形态逼真,在手指、衣纹、海水、山石等制作技巧方面可谓鬼斧神工,天下宝传之。久久端详,德化白瓷总像立在光明与黑暗的中央,散发着超验的光亮。整体晶莹剔透,将追求类玉品质的完美性,代表了当时中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
德化是泉州所辖地区,德化白瓷是海上丝绸之路上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之一,在宋代便已行销海外,至明代随着白瓷工艺的成熟到达顶峰,行销范围遍及东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德化白瓷,给欧洲带去了惊喜,在上流社会的饮食、陈设、收藏等文化范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从而奠定了明代德化白瓷的历史地位。德化白瓷被欧洲人评价为“至今所做的最美的白瓷”,自那时起,法国人将当时来自中国的珍稀白瓷命名为“BLANC DE CHINE”—“中国白”。
“中国白”,由法国人命名,如今得益于艺术赞助人的支持,又由一位叫做白明的艺术家主持评选,因缘聚合,诞生了“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可谓德配位+实至名归。
而中国陶瓷重新走向世界,“中国白”的再出发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届大奖赛部分入围和获奖作品
三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的评委会主席白明先生怎样评价“中国白”:
中国的白瓷土很多,像景德镇、像定窑,但一般来说,谈到“中国白”人们想到的是“德化”的瓷土。德化瓷土由于材质的可塑性和柔韧度,在艺术表现上有非常独到之处。中国有些产区的瓷土也是“白”的,但是这些瓷土如果不上釉会显得干涩,缺少温润感,视觉感过于直接,从而失去了高贵性。
德化的“中国白”,白色里面具有爱意,吸引人的目光,安慰人的情感。这种材料具有道德语意和善待仁爱。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在人对自然对物质对瓷土的情感上,“中国白”都是极其特殊的。这也是明代以后,“德化白”名声鹊起的原因。
上海博物馆藏陶瓷:德化白瓷与“何朝宗”制观音像
四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认为,自我与他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异的辨认——构造关系。寻找归属感与认同感,是自我确认的需要。美学的隐遁与意义的迷失,非常现实地摆在了一些有志者的面前。“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的举办,具有深刻的意义。
陶艺领域带有竞赛性质的评奖方式有不少,世界范围内有意大利法恩扎当代国际陶瓷艺术奖和日本美浓国际陶艺竞赛这样的著名奖项。中国也有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例如产区的国际陶艺节,陶艺节框架下设有国际陶艺竞赛,在景德镇、醴陵、淄博和宜兴都有。
但是中国还未形成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国际陶瓷大赛品牌,这个情况,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文化身份与文化自信、21世纪中国的经济地位等,都并不相称。因为国家曾经的百年沧桑,作为陶瓷大国的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的“缺失”与“缺席”,已经有相当时日,可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作为陶瓷大国的我们,应坚定文化自信,在国际舞台上重新获得话语权,推动中国陶瓷再出发,再辉煌。
第61届法恩扎陶瓷艺术大奖赛画册与第12届美浓国际陶艺竞赛海报
第3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海报
五
再回到“击舷而歌”。
0